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星
2021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有哪些特点和亮点?民法典中泛起的一些新观点又有怎样的意义和内在?作为21世纪编纂的民法典,中国民法典又若何与时代前沿命题“共振”?
针对这些热点话题,克日,《逐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以下简称NBD)对全程介入民法典编纂事情的著名法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法学院院长王轶进行了专访。
在采访中,王轶对《逐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我国民法典是人类从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阶段第一部编纂完成的民法典,周全系统回应了这一文明转型阶段提出的新问题,发生的新要求。
民法典条约编引入“准条约”观点
NBD:此次编纂民法典的历程对照顺遂,此前制订的“两步走”计划得以较好地执行。从您介入民法典编纂事情的亲身经历来看,此次民法典顺遂编纂乐成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因素?
王轶:此次民法典顺遂编纂主要可以归结为: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厚实的民商事执法实践经验、高度的凝聚价值共识能力、相对充实的理论准备。
NBD:人格权编是民法典的一个亮点,在编纂历程中也引发烧议,民法典最终选择纳入人格权编是出于什么思量?人格权编将对普通人的权力珍爱起到哪些积极作用?
王轶:民法典是否设单独的人格权编,是一个立法手艺问题。
我们知道,最能实现立法者预设立法目的的方案,就是最可选的立法手艺方案。
,,欢迎进入欧博会员开户(Allbet Game):www.aLLbetgame.us,欧博官网是欧博集团的官方网站。欧博官网开放Allbet注册、Allbe代理、Allbet电脑客户端、Allbet手机版下载等业务。
民法典编纂恰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吃饱穿暖,转变为亘古未有地关注实现人自身的周全发展,亘古未有地关注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的尊重与维护,亘古未有地关注人格利益的确认和保障。
人格权独立成编最能知足编纂民法典所追求的立法目的,因而是最可选的立法手艺方案。
NBD:现在的民法典条约编引入了“准条约”的观点,“准条约”这个观点此前没有泛起在我国现行执法中,人人对此也对照关注。现在我们接纳这个观点的思量是什么?
王轶:民法典引入“准条约”的观点,并将无因治理和不当得利纳入其中,这同样是一项立法手艺的放置。我国民法典接纳七体例,未设单独的债权编,将无因治理之债和不当得利之债作为准条约之债,放在民法典条约编,是七体例之下最可选的立法手艺方案。
民法典具有鲜明信息文明时代特征
NBD:作为一部编纂于21世纪的民法典,最终形成的执法在科技、新手艺、互联网等前沿领域有哪些回应?民法典中泛起的哪些新划定对照好地顺应了手艺大发展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民事权力珍爱需要?
王轶:我国民法典是人类从工业文明转向信息文明阶段第一部编纂完成的民法典,周全系统回应了这一文明转型阶段提出的新问题,发生的新要求。
这部法典是第一部泛起“数据”“网络虚拟财富”等具有鲜明信息文明时代特征术语的民法典;是第一部对电子条约的订立和推行作出周密回应的民法典;是第一部系统确立个人信息珍爱规则的民法典;是第一部为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定礼貌、立规则的民法典;是第一部周全回应信息文明时代人格权益确认和保障问题的民法典;是第一部详细划定网络侵权规则的民法典。
NBD:在我国的执法体系中,除了执法,司法解释也施展着主要的作用。在民法典取代现行民事执法后,现行民事执法的司法解释是否继续有用?
王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实时完善相关民事司法解释,使之同民法典及有关执法划定和精神保持一致,统一民事执法适用尺度。
据了解,2020年12月22日和23日,相关集会审议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现行有用的591件司法解释和相关规范性文件,以及139件指导性案例的周全清算事情,原则通过有关废止决议、修改决议。
集会审议通过了废止116件司法解释及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决议,原则通过了14件司法解释涉及的重点条文的修改,以及27件民事类、29件商事类、18件知识产权类、19件民事诉讼类、18件执行类总计111件司法解释的修改决议。